近几天看了些关于JavaScript内存管理的文章,相对于Java JVM的内存管理,显得简单些。
在学习的过程中,发现有不少网友谈到了循环引用,说循环引用会造成内存泄漏,垃圾回收器无法回收。
实际上,并没有这么可怕,根据小菜目前的了解,这种循环引用造成的内存泄漏,仅仅会发生在低版本的IE浏览器上,现代浏览器是不会这么蠢的。
举个例子,网络上流行的说法大致有如下两种:
1 2 3 4 5 6循环引用内存分析 7 9 10 11 12 13 14 32 33
一个简单的页面,上边两个按钮,分别调用两个会造成内存泄漏的方法。
借助于Chrome浏览器的Profiles功能,生成内存快照,然后对比,发现这两种写法在谷歌浏览器下均没有泄漏问题。
具体做法是:
- 打开页面不做任何操作,直接生成页面内存快照。
- 点击按钮,然后再次生成内存快照。
- 对比两次内存变化。
不断重复这个过程,生成7、8个快照,趋于稳定,会发现往后内存根本没有变化。
每次生成快照之前,都会强制执行GC(垃圾回收),说明我们每次构造的循环引用,马上被回收了,所以不会出现在快照中。
接下来从理论角度说说为什么应该被回收。
因为这些循环引用,说白了都是无效引用。可以简单理解为:只有从栈区发起的引用才是有效的。本例中的引用,是堆区对象的互相引用,虽然引用计数不为0,但是不可到达,在回收内存时直接就被消灭了。
再深入了说,低版本IE浏览器采用的是引用计数机制回收内存,互相引用造成对方计数互不为0,导致无法回收。
而现代浏览器,采用的是Cheney算法,大致就是把内存分为两份,不断的来回复制,这样那些不可到达的对象,就无法复制,自然被回收了。
栈区、静态、常量之类的字眼,一般是代表root(根)区,只有从这些地方发出的引用,才是可到达的,有效的。